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人民网】从追赶到领跑 皖北振兴再提速
  发布时间:2018-01-29  已阅 次  [大] [中]

近日,安徽省2017年经济运行报告显示:皖北六市GDP、财政收入分别增长8.6%和13.9%,比全省高0.1和2.8个百分点,扭转了多年来增速持续低于全省的局面。

在安徽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吴长庚感叹关于淮南的语境变化,“2014年,(淮南)市委主要领导坦言,这是‘极为困难的一年’;2015年提到‘由负转正’;2017年则是GDP、固定资产投资携手迈过‘双千亿’。”

以淮南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触底反弹,阜阳、亳州等老牌人口大市也焕发出了新活力。特别是阜阳,2017年1-11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经济指标增幅跃居全省首位。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几年间,皖北是如何做到的?

规模以上工业提速

“柠檬酸厂、维生素厂、淀粉厂,2016年以前,集团各条生产线散布在蚌埠街头巷尾,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安徽省人大代表、蚌埠丰原集团泰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柯丹丹感觉政府的“大手”无形中推动着企业转型,2017年,与成百上千个退市进园的企业一样,她所在的公司多条生产线汇入蚌埠市固镇工业园。

柯丹丹觉得这是件好事。化工企业多少有些污染,即便可控,给市区居民心理上也会造成影响;对企业自身而言,工业园的土地成本更低,政府的利好政策更多。搬迁这段时间,审视自我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利于长远发展。“前年底,进入园区后,去年公司就实现营业额83个亿,进出口额达到5.5亿美元。今年计划17个项目投产,仅一期就占地3000亩。”她说。

丰原集团的变化是蚌埠市整合优势工业、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例子。2018年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该市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行走企业”活动,为企业解决8类1452个问题。多措并举下,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0%,居全省第2位。

谈到去年重点抓的几项工作时,阜阳市市长孙正东首先提到:突出工业主导,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他说,去年阜阳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居全省第2位。

安徽省皖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皖北工业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升明显。前三季度,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19.4亿元,增长9.1%,增幅比上半年、去年同期分别高0.4和1.3个百分点。“六市中,亳州、阜阳、蚌埠、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分别增长10.3%、10.2%、10%和9.8%,居全省第2-5位。”

转型成效明显

“极为困难”的2014年,淮南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庚走了很多同行没敢走的一步——面对煤价下跌,矿点停产,企业利润下滑,他主动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更新10条自动化生产线,将产品定位由中低端转变为中高端。

今年以来,吴长庚积极跟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自营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去年企业营收1.2个亿,利润率18%。不久前,“2016皖北地区年度工业经济人物”评选揭晓,他与来自皖北地区的12名企业家获此殊荣。

今年省两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来到淮南市代表团,评价该市近年来发展变化时指出:“淮南经济触底反弹,呈现回升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千亿’目标;转型发展见到成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光伏发电、大数据、煤化工等‘大新专’项目多点发力,实现了煤与非煤‘双轮驱动’……成绩来之不易。”

据初步核算,淮南2017年GDP总值1100亿元,年均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年均增长7.8%。从“负增长”到“回升向好”,淮南只用了3年。

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2018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仅在2017年,淮南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1.2:59.8:29调整为10.8:48.7:40.5,非煤电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19.9%提高至26.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1.3%提高至46%。

淮南的变化,也是皖北诸市转型发展的代表。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皖北六市城镇化率由42.2%提高到45.9%。三次产业结构由18.8:49.6:31.6调整为16.5:43:4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

人口红利持续释放

“2006年毕业到广州贩鱼,看到富人区流行养锦鲤,就着手贩鱼饲料。回到泗县老家,又开始从事家禽、蚯蚓的循环经济。现在我们的拳头产品‘地龙鸡蛋’成了网红,供不应求。”从广州番禺到宿州泗县,85后“创客”于枝完成了传统水产养殖到循环经济养殖的转型。

“泥泞的路,砖瓦的房。”大学毕业前,这是于枝对家乡挥之不去的印象。近年来返乡创业,她感叹家乡发生的变化:村村修起水泥路,宽阔的省道离她家不到700米,去合肥出差,开车上高速到宿州高铁东站再到合肥,前后不到2小时。母亲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每月药费1400元,经过新农合报销,自己只用掏药钱的三分之一。

“随着皖北各市、县基础设施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皖北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对人才的吸附能力愈发增强,越来越多的皖北人返乡投资兴业。”皖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亳、宿、阜引领了皖北增长。这三个市的共同点都是人口大市,人口规模占了皖北前三甲。

人口红利正在皖北不断显现,宿州市市长杨军有很深的体会。他说,去年宿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出色,在外打工的宿州人注重乡土情结,挣了钱不忘在城里给父母买房子,促进了本地发展。另一方面,年轻“创客”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我陪省领导到砀山县考察,电子商务协会里都是90后‘小伙伴’。他们不按官方汇报,上来就问:‘您是最好的宣传,能不能帮我们推销?’然后一大帮孩子围过来和我们自拍,我们人还没走,朋友圈就转发开了。”

警惕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

“大跨步发展的同时,皖北出现了高耗能行业投资快速增长,需要引起关注。”皖北办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去年煤炭业利润增长贡献明显,前三季度,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业实现利润66亿元,增长7.9倍,对全部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9.2%。

与此同时,皖北六市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28%,比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幅高10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带来工业能耗的提升,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去年前三季度,皖北六市投资新开工项目数5189个,下降3.7%,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3个百分点。

“去年煤价翻了一番,印象中最低时,300元左右一吨,现在最高达到600多。”吴长庚曾任职于淮南矿业集团,如今自己办起了企业,做的产品主要还是煤炭行业周边产品。

“淮南是安徽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之一,经过多年转型发展,结构调整明显,但衍生出的上下游工业、服务业仍与煤炭息息相关。彻底‘革’了煤炭的‘命’不现实。”吴长庚认为,坚定不移发展非煤行业的同时,应做强煤炭行业及周边,大力发展煤电混合项目,降低能耗,提高煤炭科技含量。

皖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型关键期,皖北应完成从求数量到求质量的转变。好的情况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皖北发展的新引擎。

据统计,去年皖北六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2%,比去年同期高3.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3个百分点,其中,阜阳增长41.7%,居全省第1位。

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皖北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促进皖北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支持皖北地区发展政策延长至2020年底,并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改革攻坚等十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南北共建结对合作愈发默契。截止去年11月,亳芜、宿马、阜合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24.8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47个,到位资金977.9亿元,初步形成了皖北与皖江地区有益互动,合作发展的良好态势。(韩畅


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标题:【两会观察】从追赶到领跑 皖北振兴再提速 

文本标签:    美亚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卧园路南 销售电话:0554-5812738 传真:0554-5812746 企业邮箱:ahhhgx@gmail.com
   皖ICP备0800033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40402000033号